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86章 洪锦西岐城大战(第1页)

诗:

奇门遁术阵前开,斩将搴旗亦壮哉。

黑焰引魂遮白日,青幡掷地画尘埃。

三山关上多英俊,五气崖前有异才。

不是仙娃能幻化,只因月老作新媒。

话说在燃灯合拢了两座山,把殷郊挤压在山体里,四面八方的人马纷纷涌上山来。

武王来到山顶之上,一眼望去,看到了殷郊的模样,他立刻滚鞍下马,跪在地上。他大声呼喊:“千岁!我是小臣姬,一直恪守为臣之道,不敢有任何欺君的行为。相父今日这样对待殿下,让我背负了万年的污名。”

子牙扶起武王,缓缓说道:“殷郊违背天意,这是命中注定的,无法逃脱。大王作为臣子,只要尽到人臣的责任,行礼尽忠以彰显主公的德行就可以了。”

武王听后,无奈地说:“相父今日将储君夹在山中,这大罪都在我姬身上。恳请各位老师体谅我,怜悯我,放了殿下吧。”

燃灯道人微笑着说:“贤王您还不明白天意。殷郊违背天命,这是无法逃避的。大王只需尽到人臣之礼就可以了,切不可逆天行事。”然而,武王仍然反复劝阻。

姜子牙严肃地告诉武王:“老臣不过是顺应天意行事,绝不敢违背天命而误导主公。”

武王含泪,捧起一把土,点燃香火,跪在地上,自称“臣”,泪眼婆娑地说:“臣并非不救殿下,只是众位老师都认为要顺应天命。这并非臣的罪过。”拜完后,燃灯请武王下山。武王下山后,燃灯命令广成子推犁上山。广成子看到殷郊的惨状,不禁流下了眼泪。

武吉犁了殷郊。殷郊的灵魂飘向封神台,清福神只柏鉴用百灵幡引导他。殷郊心中充满怨气,一阵风径直飞朝歌城。纣王正在鹿台上与妲己饮酒作乐。

此时,纣王在鹿台上畅饮,忽然听到有人来,他感到一阵晕眩,便伏在席桌上睡着了。他看到一个人三头六臂,站在自己面前,自称是殷郊。殷郊诉说道:“孩儿殷郊为国而遭受了犁锄的厄难。父王应修仁政,保全成汤社稷。应任用贤相,拜元戎,以处理内外大事。否则,姜尚不久便要东行,那时后悔就晚了!孩儿还想要诉说,但是耽误了时间恐怕封神台不接纳,孩儿就此告辞了!”纣王惊醒后,口中惊呼:“真是奇怪啊!”

妲己、胡喜妹、王贵人三人一同欠身询问:“陛下为何口称‘奇怪啊’?”

纣王便将梦中之事叙述了一遍。妲己安慰道:“梦境由心生,陛下不必过于担忧。”纣王是个酒色之徒,见了三妖娇媚之态,继续饮酒,便不再放在心上。

祀水关韩荣有奏本急报进朝歌。文书房收到后,微子看到奏本,看了后心情十分沉重,将这个奏本抱入内庭。

纣王正在显庆殿,当驾官启奏:“微子等候旨意。”纣王传令宣微子进殿。微子行礼完毕,将汜水关韩荣的急报呈上。纣王展开一看,看到张山奉命征讨失利,还有殷郊殿下在岐山遇难。纣王看完大怒,对众臣说:“姬自立为武王,竟然成了大逆;屡屡征伐失利、损兵折将、都没有成功。如今要采取何计?可派遣何人为将?如不早些平定西岐,恐怕留下后患。”

班内有一名叫李登的中谏大夫上前启奏道:“如今天下动荡不安、战乱四起、已经十几年不得安宁。虽然东伯侯姜文焕、南伯侯鄂顺、北伯侯崇黑虎各自驻守一方,但都只是癣疥之疾;唯有西岐姜尚助姬为非作歹、祸乱天下、图谋不小。在朝歌城内、都不是姜尚的对手。臣举荐三山关总兵官洪锦、这人才能出众、智勇双全、如果这人前往征讨、或许大事可定。”

纣王闻听大喜随即传旨、命人持诏往三山关、命洪锦全权负责征讨事宜。

使者领旨、日夜兼程、径直前往三山关。一路上无话、数日后来到三山关馆驿安顿下来。第二天,洪锦在馆驿中接到了圣旨、开读完毕。

交代官是孔宣,交代清楚、然后领兵十万离开三山关、往西歧进军。

话说洪锦领兵一路向西岐行进,兵马过了岐山。哨兵急忙报告中军:“我方人马已经到了西岐城外。”

洪锦当即下令:“安营扎寨。”士兵们迅设立起营帐。先行官季康与柏显忠走进帐中参见。

洪锦嘱咐道:“此次奉命征讨,你们需尽心尽力,为国效力。姜尚足智多谋,非同小可,务必谨慎行事,不可轻率。”两人齐声应诺。

第二天,季康领命出营,到西岐城下挑战。探马急忙回报相府。子牙听到大喜说:“三十六路征伐,这次刚好已经足数,打败了这一路,就可以准备向东进军了。”他随即询问:“哪位将军愿出城迎战?”南宫适自告奋勇。子牙点头同意。

南宫适领命出城,迎面正遇季康。看到季康如同一团乌云般逼近。南宫适问道:“来者何人?”

www.ccbook.net 长春小说网
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
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